大医精诚,恒德立人——兰州大学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围绕新医科理念,构建高层次、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以厚实基础、创新交叉为宗旨,突出学生个性化培养,拓展“医学+X”方向,打造医工、医理、医文等学科交叉平台。根据学生兴趣,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参与科学研究,自主选择国际交流项目,拓宽国际视野,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小组共同指导的培养方式。通过学分制管理,围绕学生的学术志趣,个性化选课,通过科研轮转,了解学科方向,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医学研究人才。

 

第一阶段:主要围绕基础医学导论、正常人体概述、疾病与治疗概述、运动系统,通过此类课程学生对人体结构与功能,疾病与治疗有一个基本了解。

第二阶段:主要开设分子医学模块、器官系统模块、感染与免疫模块,通过TBL,PBL,CBL教学,深入了解人体正常与疾病状态下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组织水平、器官系统水平的变化特征,针对主要病理生理的治疗药物及药物选择。

第三阶段:以研究型课程为主,作为本研贯通课程的一部分,开展双语教学(全英文教材),神经生物学原理,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多肽化学与生物学,肿瘤生物学。

 

基础医学是医学的基础,也是医学的前沿,不断探索和创新是人才培养的基石。学院在2018年增设基础医学本科专业,2019年首次招生。搭建早科研、多科研、持续科研的培养模式,实施“一对一”本科生导师制,遴选学术能力强、资源优质、经验丰富的副高以上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通过双向选择上岗,以“思想引导、学业指导、心理疏导、科研辅导”为核心任务,尽早培养本科生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推进课程整合,实现医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通,医学各专业交叉及医工、医理、医文、医信相互交叉,产生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搭建新平台,以项目为核心使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同学组成项目团队,实现卓越医师和拔尖基础医学人才培养2.0计划。

 

1.分子医学与多肽药物创制方向。依托医学遗传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新药设计与合成研究所、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多肽研究创新群体,构建从导师、课程到实践平台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基础课程以“分子医学”整合课程为核心,前沿课程以“多肽生物化学”为核心。

2.医学神经生物学方向。依托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医学生理学研究所、甘肃省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构建从基础到临床的研究平台,从导师、课程到实践平台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基础课程以器官系统课程之“神经系统与疾病”整合课程为核心,前沿课程以“神经生物学原理”为核心。

3.感染与免疫方向。依托医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医学免疫学研究所、兰州兽研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从基础研究、疫苗研发的多学科团队,从导师、课程到实践平台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基础课程以“感染与免疫”整合课程为核心,前沿课程以“细胞与分子免疫”为核心。

4.肿瘤生物学方向。依托病理学研究所、遗传学研究所、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研究所、医学实验中心,整合师资,构建从导师、课程到实践平台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基础课程以器官系统课程之“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为核心,前沿课程以“肿瘤生物学”为核心。

5.医学生物信息学与数据科学方向。依托循证医学研究所、新药设计与合成研究所、医学大数据研究院,整合师资和资源,构建从导师、课程到实践平台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基础课程以“生物信息学理论与实践”为核心,前沿课程以“基于医学数据分析的指南制订”为核心。

 

基础医学院一直以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围绕高层次、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拓展“医学+X”方向,打造医工、医理、医文等学科交叉平台,以基础医学大赛以抓手,逐步建立以“专业大赛和创新创业”为一体的新医科创新平台,以赛促学,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科研能力,推动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

“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由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基础医学教育分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医药学科基础医学专业与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大赛主旨是进一步促进高等医学院校和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的创新性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的培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并加强校际合作和交流。比赛内容涉及生物学与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全国基础医学教育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创新设计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