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介绍 | 生命科学学院:秉德维新 务本求真
我该报考哪个专业
这些专业怎么样
屏幕前即将进入大学的你们
是否也有这样的疑问?
本期小招将带领你们揭秘
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概况
始建于1946年,发展历史悠久。学院建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生物学)、强基计划(生物学)、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国家级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学院现有生物科学(含基地班、强基计划)、生物技术(含基地班)、生物信息学三个本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进入国家“双万计划”建设名单,生物科学专业列入“强基计划”招生。学院以学生成长为本,能力提升为要,实施“3+1+G”的“本硕连读”“本博直读”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能力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元化的选择。
学院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培养与学位授予单位,设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 ; 植物和动物科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均进入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拥有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环境生物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基因编辑育种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基因编辑育种产业研究院等重要研究基地,服务于“种业振兴”和“生命大健康”等国家战略。
专业介绍
1生物信息学专业
研究生物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播、分析和解释,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各种工具,来阐明和理解大量数据所包含的生物学意义。该学科的发展已经在一些前沿领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基因工程、代谢工程、药物开发、疫苗设计、诊断试剂研发等。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到来,生物信息学必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并将对传统生物学、医学、农学等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2生物技术专业(含基地班)
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按照预先的设计,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一门学科。是世界高技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潜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也是最有希望孕育关键性技术突破的学科之一。
3生物科学专业(含基地班、强基计划)
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从分子、细胞、个体和群体等不同层次上综合运用现代技术系统地研究生命的奥秘。作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正成为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广的学科之一,其研究成果为人类的健康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与变革带来了深远影响。
对外交流
学院先后与加拿大Manitoba大学签订了“2+2”双本合作办学项目、与瑞 典Uppsala大学签订了“3+1”双本合作办学项目、与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签订了“3+1.5”双本合作办学项目,同时与英国Leeds大学、澳大利亚Monash大学达成了“3+1”双本合作办学意向。
毕业去向
生物信息学:可成为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科学家以及企业核心技术开发人员,服务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可继续深造。
生物技术(含基地班): 可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继续深造。
生物科学(含基地班、强基计划):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继续深造。
科学研究
学院围绕动植物生长发育调控机理、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微生物工程、多肽药物、基因编辑与生物育种等重要领域开展前沿研究,获批国家重大和重点项目2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在Cell Research、Nature Plants、PNAS、Plant Cell、Brain、Nature Communications、PLoS Genetics、Development、Plant Physiology、Plant Journal、Molecular Plant、Nucleic Acid Research、eLife和New Phytologist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
学院现有教职工132人,教授36人、副教授42人,青年研究员10人,包括国家特聘专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万人领军计划人才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3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111”引智基地1个,生命科学研究实验中心拥有各类大型仪器设备,有效地保障了学院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精品课程
国家级精品(一流)课程
细胞生物学等6门
省部级精品课程及一流建设课程
动物生物学、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等11门
桃李风华
杨维才
1984年本科毕业于细胞生物学专业。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种 康
1984年本科毕业于植物学专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
舒红兵
1987年本科毕业于动物学专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
张知彬
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现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动物生态学研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挪威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薛勇彪
1983年本科毕业于动物学专业。现任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所长,中国遗传学会秘书长。
秉德维新 务本求真
生命科学学院大家庭欢迎你的加入
网址:http://lifesc.lzu.edu.cn
电话:0931-891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