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2020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简章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开启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在1949年以后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
兰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及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兰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特色鲜明,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103个本科专业,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兰州大学现有本科生近20000人,研究生14000余人;现有在职教职工4000余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200余人。
兰州大学的科学研究素以基础研究见长,同时广泛开展应用研究。目前,兰州大学共有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分别是化学、物理学、材料学、地球科学、植物动物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和生物化学、环境和生态学、临床医学、药物和毒理学、农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总论。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兰州大学积极发展国际及对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先后与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2020年将依据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招收香港学生。
一、招生计划及招生专业
招生计划:15名。
招生专业:详见《兰州大学2020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专业目录》。
二、报名
根据《2020年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办法》的要求进行报名。
(一)报名条件
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并参加2020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的考生均可报名。考生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内。
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执行教育部有关规定。
(二)报名方式及时间
考生报读我校采用网上预报名及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考生分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办公室(简称联招办)以及中国教育留学交流(香港)中心规定的时间及要求进行预报名和报名确认。
三、志愿填报
考生在网上预报名时须填报志愿。
四、面试
我校将对填报我校志愿的符合条件的考生进行面试考核,综合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学习能力等基本素质。
面试形式及时间等另行安排,并提前通知学生。
五、录取
(一)文史类和文理兼招类专业录取最低要求
参加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考生最低录取标准为“3、3、2、2”,即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达到第3级,数学科、通识教育科达到第2级。
(二)理工类专业录取最低要求
参加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考生最低录取标准为“3、3、3、2”,即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数学科达到第3级,通识教育科达到第2级。
(三)校长推荐计划以内的考生同样应满足(一)、(二)的专业录取最低要求。
(四)优先录取第一志愿填报我校的考生。
(五)录取时根据考生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和考生中学期间学习经历,从符合我校录取要求且面试合格的学生中,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通过网上录取系统提交至联招办,由联招办审核确定最终录取名单。
(六)我校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在考生填报专业中进行录取。
六、入学及在校管理
(一)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有效的出入境证件来校报到,报到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为准。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获得批准。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又未请假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二)新生入校后,我校将核查其入学资格,凡不符合录取条件或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三)新生入校后需接受体检,体检受限专业按照教育部有关体检规定执行。
(四)学生在校期间,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号)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统一管理。
七、收费标准
被录取的学生收费标准与内地(祖国大陆)同专业学生标准一致。
八、其他
1.学生与同专业内地(祖国大陆)学生同住。
2.新生入学报到时,所持有出入境证件的有效期应与学习期限相适应,至少有效期一年。
3.若教育部相关规定有变化,以新规定为准。
九、监督机制
兰州大学监察处全程监督招生工作。
监督电话:+86-931-8912159。
十、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86-931-8912116
通讯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南路222号兰州大学贵勤楼B213室
邮编:730000
E-mail:zsb@lzu.edu.cn
附件:兰州大学2020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专业目录
学院名称
|
专业或专业类名称
|
学费(人民币,元/学年)
|
学制(年)
|
报考科类
|
|
|
|||||
|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5000
|
4
|
文史类
|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
|
5500
|
4
|
文史类
|
|
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类(历史学、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
|
5000
|
4
|
文史类
|
|
民族学
|
5500
|
4
|
文史类
|
|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统计学、金融工程)
|
5500
|
4
|
文理兼招
|
|
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行政管理)
|
5500
|
4
|
文理兼招
|
|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政治学类(含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
|
5500
|
4
|
文史类
|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类(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人工智能)
|
5800
|
4
|
理工类
|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
5800
|
4
|
理工类
|
|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物理学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物理学)
|
5800
|
4
|
理工类
|
|
材料类(材料化学、材料物理)
|
5800
|
4
|
理工类
|
|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类(功能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
|
5800
|
4
|
理工类
|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类(生态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信息学)
|
5800
|
4
|
理工类
|
|
大气科学学院
|
大气科学类(含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
|
5800
|
4
|
理工类
|
|
资源环境学院
|
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5800
|
4
|
理工类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
5800
|
4
|
理工类
|
|
|
水利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5800
|
4
|
理工类
|
|
|
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
地质学类(地球化学、地质学)
|
5800
|
4
|
理工类
|
|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草业科学
|
5800
|
4
|
理工类
|
|